从“心动”到“心痛”:虚假购物诈骗的“步步惊心”和防范攻略...
网络购物平台越发的多样化
不仅价格便宜
而且还能看到商品的“样子”
大家越来越习惯在网上买东西
可当你享受买买买的乐趣时
结果商家只接单不发货
省钱不成反被骗
这就是典型的虚假购物诈骗
典型案例
案例一
李某喜欢抱着手机刷抖音,某天他被主播王某直播间内发布的抽奖信息吸引,于是添加主播王某的微信。王某的朋友圈有很多购物抽奖活动,并且号称中奖率百分百。于是李某便购买2000余元化妆品,随后抽中了手机一部,但李某迟迟未收到奖品,于是便联系主播王某,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删除,李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。
案例二
张某在朋友圈看到贩卖二手车的广告,因其所在公司正有所需求,张某便添加对方微信,双方商量好价格后,张某向对方支付定金,后收到对方发送的虚构转让协议及物流信息,张某支付全款。一个星期后,张某询问购车信息时,却发现对方将其好友删除,被骗总金额5万余元。
案例三
王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一条卖相机的信息后添加对方好友,并以约定价格向对方购买一部二手相机。在等待对方发货时,对方又要求缴纳运险费200元。
几天后,王某没见到货品就发起了退款。在退款的过程中对方又以缴纳各种费用为由让王某继续转账,不转账就不退货。王某无奈之下又分多次给对方转账后感觉被骗,随即报警,总计损失近8000元。
案例四
市民施女士收到一个快递包裹,里面有一张退学费公告,称因国家政策规定,可以把她之前报名的网课费用退还。施女士便扫描上面的二维码,下载了一款APP。登录后“客服”联系其进行退费,一开始退款200元,后来“客服”以办理退费学员较多,为确保资金链不断裂为由称:后续退费要分笔办理,二次退费需要购买基金完成升值才能继续退费。
施女士按照对方的指导扫码支付700元返现1010元,得到返利后她便继续做任务。几次之后她被告知输错金额导致数据错误,修复数据需要60000元,施女士毫不犹豫向对方转账,一段时间后还是没能提现才发现自己被骗。
什么是虚假购物?
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、网页、短信、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,通常以盲盒购买、海外代购、低价转让、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,诱导受害人联系,待受害人购物付款后,将受害人拉黑或者突然失联,受害人无法收到约定的商品、货物;或以加缴关税、缴纳定金、交易税、手续费等为由,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,实施诈骗。
可拨打96110进行咨询
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标签:
评论列表
从“心动”到“心痛”:虚假购物诈骗的“步步惊心”和防范攻略...
网络购物平台越发的多样化 不仅价格便宜 而且还能看到商品的“样子” 大家越来越习惯在网上买东西 可当你享受买买买的乐趣时 结果商家只接单不发货 省钱不成反被骗 这就是典型的虚假购物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