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诈防骗网

反诈防骗网

2025反诈指南:一文破解八大高发电信骗局,守护您的财产安全!

佚名

2025反诈指南:一文破解八大高发电信骗局,守护您的财产安全!...

2025反诈指南:一文破解八大高发电信骗局,守护您的财产安全!

“动动手指就能赚取佣金”、“投资大师推荐高收益项目”、“客服主动要求关闭扣费服务”……这些看似“好心”的背后,实则是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。据统计,刷单返利、虚假投资理财、冒充电商客服等八类案件约占全部电诈案件的90%。

诈骗手段不断升级换代,令人防不胜防。本文将结合2025年最新案例,揭示八大高发电信诈骗的手法和套路,帮您守好“钱袋子”。

1️⃣ 刷单返利陷阱:馅饼即深渊

手法: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发案最高的诈骗类型,约占全部电诈案件的30%,被称为“诈骗之王”。诈骗分子通过短信、社交软件、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兼职广告,或以“免费送礼”名义拉人进群,让受害者完成简单任务并支付小额佣金以博取信任。随后群内“媒子”晒出高额收益截图,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APP充值完成“进阶任务”。最后以“任务未完成”、“账号冻结”等理由,要求受害人持续充值。

2025年新案例:10月25日,义乌市民徐先生在短视频平台收到刷好评赚佣金的邀请,下载“多多点评”APP后,开始做代还信用卡任务。在成功提现几笔小额佣金后,他累计投入9623元做“大额代还任务”,却发现无法提现,客服以操作失误需补缴保证金等理由要求继续转账。

拆招: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都是诈骗。不要轻信高额回报的刷单广告,不要点击不明链接,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。

2️⃣ “高收益”投资骗局:暴利藏屠刀

手法: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单案损失金额较高,主要针对有一定资产和收入且有投资需求的群体。诈骗分子在公众号或婚恋等平台,伪装成投资导师或网恋对象,骗取受害人信任后,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引导受害人下载虚假投资软件。

通过小额返还的“甜头” 诱骗受害人持续加大投入,最终以“系统异常”、“账户冻结”为由索要“解冻费”。

2025年新案例: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在今年10月发布的提示中指出,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是诈骗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社交软件、网站等互联网平台,搭建虚假投资平台,以“低风险高收益、稳赚不赔”等为诱饵,诱导受害者在虚假平台充值投资。

拆招:青山提醒,任何承诺“稳赚不赔”的投资都是诈骗。投资理财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,勿信所谓“内幕消息”、“专家导师”。

3️⃣ 冒充客服诈骗:慌乱中失守

手法: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主要针对经常网购,且对电商平台业务流程不熟悉的群体。诈骗分子冒充电商物流客服人员,以帮助受害人取消会员等收费服务项目或退赔网购商品为由,诱骗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软件,并开启屏幕共享。通过远程控制转走受害人手机银行账户内资金。近期以“取消抖音会员”为名的诈骗案件较为突出。

2025年新案例:近日,无锡龙塘家园的汪女士接到自称“某平台客服”的来电,称其会员即将到期,如不取消将自动扣费。汪女士信以为真,按对方指示登录不明网站,并通过手机银行扫码支付了1400元。

拆招:凡是自称“客服”,要求您下载未知会议软件或操作“屏幕共享”、“远程协助”的,都是诈骗。正规客服不会要求用户私下转账或共享屏幕。

4️⃣ 虚假购物/服务:低价藏暗钩

手法:虚假购物、服务类诈骗主要针对网上购物群体,发案约占20%。诈骗分子通过电商平台或社交群,发布低价商品、代购或代抢门票等“特殊服务”广告来寻找目标。诱骗受害人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私聊交易,以“省手续费”等理由要求其私下转账,诈骗得手后直接拉黑受害人。

2025年新案例:今年4月,汪某在网络平台购买某演唱会“内部”门票时,被诈骗分子引导至虚假平台进行交易,被骗转账9.7万元。

拆招:网购需谨慎,务必选择正规平台交易,不轻信“低价”、“内部”等诱人广告。拒绝所有私下转账要求,不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APP。

5️⃣冒充熟人/领导:信任变利刃

手法:冒充领导、熟人类诈骗主要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、学生家长等群体。诈骗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领导,对其嘘寒问暖或发出指令,以支付货款或代为转账等名义,骗取受害人钱财。

2025年新案例:2025年9月,湖南凤凰县的戴某接到自称是某单位领导的电话,称要为其介绍工程,但需要戴某帮忙垫付一批设备费用共计24.5万元。戴某信以为真,转账后发现“领导”失联,所幸报警及时,警方成功追回了全部损失。

拆招:遇到熟人、领导通过陌生号码联系并要求转账时,务必通过原有联系方式核实身份。绝不轻易向陌生账户汇款。

6️⃣钓鱼链接木马:点触即沦陷

手法:钓鱼网站和勒索病毒是网络安全的两大威胁,近期相关攻击事件频发。诈骗分子发送包含恶意链接的邮件、短信或社交媒体消息,诱导受害人点击。这些链接指向钓鱼网站或携带勒索病毒,一旦点击,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、账户密码被盗,甚至整个系统被加密锁定。

2025年新案例:某高校信息化部门发布重要通知,提醒师生警惕钓鱼网站和勒索病毒攻击。一旦中招,诈骗分子会要求支付赎金才能恢复数据访问。

拆招:对不明来源的链接保持警惕,手动输入官方网址或使用收藏夹。定期备份重要文件,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,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。

7️⃣ 特殊需求诈骗:焦虑易入瓮

手法:特殊需求诈骗针对有特定需求的人群,如老年人、学生、有贷款需求者等,利用他们的焦虑心理实施诈骗。这类诈骗包括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、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,以及针对有贷款需求者的虚假贷款诈骗。

2025年新案例:浙江义乌一名70岁的老人楼某某,被王某某以“皇家项目”投资为名,谎称照顾“守库老人”可获得300万元奖励,骗走约99万元。多名老人共计被骗超过150万元。

拆招:警惕“高回报”、“包治百病”等宣传,不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和产品推销。树立正确投资观念,任何声称“一本万利”的项目都是骗局。

8️⃣ 网络贷款/解冻金:雪上加霜

手法:虚假贷款、修复征信类诈骗主要针对有贷款需求或征信有问题,难以正常申请贷款的群体。诈骗分子假冒银行或网贷平台,发布“无抵押、秒放款”等虚假广告,引导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。以“修复征信”、“刷流水”、“缴纳保证金”等为由,诱骗其转账。

2025年新案例:8月12日,固原市一名群众因急需资金周转,在网上下载了所谓“某知名信贷平台”的App,注册后显示有10万元额度,但提现时被告知“账户信息有误,需充值1万元解冻”,充值后又被要求再充7万元“完成资金验证”。幸得警方及时预警劝阻,避免了更大损失。

拆招:所有正规贷款机构在放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。任何以“解冻金”、“保证金”、“验证金”为由要求付费的贷款都是诈骗。如有贷款需求,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。

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法,牢记这些防诈原则:不轻易相信陌生来电和信息;不随意转账给陌生账户;不泄露个人银行信息和验证码;不点击不明链接和二维码。

公安部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反诈工具: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,开启预警功能;接到96110来电请务必接听,说明您可能正在遭遇诈骗;收到12381发来的预警短信,要高度警惕。

项目群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
标签:

发布评论 2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评论列表

2025-11-03

2025反诈指南:一文破解八大高发电信骗局,守护您的财产安全!...

2025-11-03

“动动手指就能赚取佣金”、“投资大师推荐高收益项目”、“客服主动要求关闭扣费服务”……这些看似“好心”的背后,实则是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。据统计,刷单返利、虚假投资理财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