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万人被骗60亿!AGK金钥匙"躺赚神话"崩塌...
AGK"躺赚神话"崩塌,七年来收割了多少养老钱、救命钱!
一个持续七年的骗局悄然落幕,只剩下无数破碎的家庭和血本无归的投资者。
"投1万赚130万!零风险游戏理财,新加坡政府担保!"2016年,这句话像病毒一样在菜市场、小区凉亭和亲戚聚会中传播。一个名为AGK(金钥匙)的项目承诺普通人也能靠理财翻身,引得无数人掏腰包。
有人声称投5万半年翻3倍,有人晒出"月躺赚2万"的截图,甚至有老人将养老钱全部投入。这场所谓的"财富盛宴",最终让300多万人血本无归,涉案金额高达60亿元。
01 金字招牌的陷阱,AGK的完美包装
AGK的故事始于2014年4月,新加坡华人陈伟杰推出这个所谓的"游戏理财"项目。他宣称平台发行100万股"金钥匙",永不增发,买的人多了就涨价,涨到一定程度就"拆分",类似股票拆股,营造稳赚不赔的假象。
项目刚开始并不引人注目,直到2016年,平台突然宣布:"金钥匙股值翻了130倍,总盘值达1.3亿股!"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市场。
与此同时,AGK抛出一系列精心制作的"背书":声称拥有"新加坡政府牌照",并晒出模糊的文件照片;宣称有"一亿美金担保",即使平台倒闭也能赔付;在线下举办"招商会",租赁五星级酒店,邀请"理财专家"讲解"拆分盘是金融创新"。
那段时间,亲朋好友见面都在谈论AGK。"我邻居投了5万,现在账户里有15万了!""我姐拉了10个人,每月光提成就拿好几万!"这样的对话随处可见。几乎没有人怀疑这可能是骗局,反而普遍认为"错过就亏了"。
2019年,随着监管风声收紧(当时MBI等拆分盘陆续被查),AGK突然改名为"FCD",美其名曰"Finish Common Dream"(完成共同梦想)。
这一招非常狡猾——许多投资者误以为是"平台升级",不仅没有撤资,反而追加投资。有人将孩子的教育金投入,有人甚至通过网贷加仓,期望"升级后赚更多"。
02 拆解AGK的圈钱套路
(1)静态收益:"拆分翻倍"的数学游戏
静态收益是AGK的"钩子",主打"不用拉人也能赚",其本质是数字骗局。
以2018年浙江的王阿姨为例,她投入2万元,当时"金钥匙"单价为3美元,购买了6666股(忽略手续费)。三个月后,平台宣布"股价涨到6美元,拆分1次"——王阿姨的6666股变成13332股,账户显示"市值2.6万美元(约18万人民币)",她为此兴奋得整夜未眠。
但当她想提现10万元应急时,平台规则显示:提现金额的40%必须"复投"(重新买金钥匙),还需扣10%手续费。
计算下来:10万元提现,先扣1万元手续费,剩下9万元中再扣3.6万元复投款,最终只能拿到5.4万元。当王阿姨质疑"为什么不能全提"时,客服回应:"复投才能复利增长,这是为你好!"结果她越陷越深——直到崩盘,投入的12万元只提出3.8万元。
更狡猾的是"拆分规则":平台声称"只涨不跌",但在没有新资金进入时,会偷偷修改拆分时间——从原本3个月拆1次,延长到6个月、9个月,甚至暂停,让"账面收益"永远无法变现。
(2)动态收益:拉人头,越拉越疯狂
如果说静态收益是"诱饵",动态收益就是AGK扩张的"发动机"——依靠拉人头获取提成,层级越多赚得越狠。
平台将奖励分为三个层级,每一层都让人欲罢不能:
直推奖:拉一个人投资,直接获得其投资额的10%-15%。例如拉人投资5万元,可获得5000-7500元,超过普通人数周的收入。
对碰奖:将下线分为"左区"和"右区",两边业绩"对碰"(如左区有10万业绩,右区有8万),可获得对碰金额的5%-10%(单笔可获得4000-8000元)。
见点奖:只要是你下面30层内的下线,无论由谁招募,他们每赚100元,你就能获得0.2元(看似少,但人数众多)。
广东的刘姐2017年加入,先招募了10名亲戚(第一层),再教亲戚拉朋友(第二层50人),逐渐发展出500多人的团队。她每月直推奖可达2-3万元,对碰奖1-2万元,见点奖还有5000多元,月收入超过5万元,因此辞去了超市收银员的工作。
为获取更多收益,她甚至帮助下线"垫钱开户",声称"等赚钱了再还我"。但她没有意识到,自己赚的每一分钱,都来自后续新人的本金。
当2021年平台崩盘时,刘姐的团队中有20多人向她追讨资金,有人甚至围堵在她家楼下,她最终只能躲到外地。
(3)控盘套路:制造稀缺感与恐慌感
为确保"骗局不破",AGK还实施了一系列"控盘手段",让投资者误以为"项目正规"。
每日限量注册:每天仅开放200个新账户,早上8点准时开抢,5分钟内售罄。未能抢到的人焦急万分,甚至向"中介"支付500元"插队费"——实际上名额由平台随意设定,旨在制造"稀缺感"。
限制卖出量:每人每天最多卖出1万股,超出部分需"平台审核"(审核周期7-15天)。例如,上海的张先生急用钱,想卖出5万股,平台拖延了12天,审核通过时"股价"已下跌40%,原本价值10万元,最终只收回6万元。
谎称"资金不经过公司":平台声称"你们的钱是会员间交易,公司只收10%手续费,不触碰本金"——但警方后续查明,平台通过"手续费+复投款"控制了近60%的资金,并通过地下钱庄转移至海外。
03 数据流水:60亿资金流向的黑洞
AGK巅峰时期宣称拥有"全球300万用户,累计流水60亿",这些数字背后是投资者的血汗钱,最终大部分流入骗子的口袋。
流水分布:七年间总流水60亿元
2014-2016年(起步期):累计流水8亿元,主要依托东南亚华人传播,用户约10万人。
2017-2018年(疯狂期):累计流水25亿元,中国投资者大量涌入(占比超70%),单月最高交易额达5.2亿元,平台仅手续费年收入就达2.5亿元。
2019-2020年(续命期):累计流水22亿元,更名为FCD后,部分老用户追加投资,但新用户减少,流水开始下滑。
2021年(崩盘前):流水仅3亿元,无新资金进入,平台依靠"系统升级"拖延时间。
资金去向:警方查明,60亿元流水通过三种方式转移
一是通过地下钱庄:中国投资者将资金转给国内"代理",代理兑换为马币/美元后,通过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的地下钱庄转入陈伟杰的私人账户(仅2018年就转移12亿元)。
二是通过虚拟货币:2020年监管收紧后,平台鼓励使用USDT(泰达币)交易,每月通过火币、币安等平台转移资金约8000万元,再兑换为美元存入海外银行。
三是个人挥霍:陈伟杰利用骗得的资金在新加坡购买3套豪宅(总价超1.5亿元),还购置了私人飞机,核心团队成员也瓜分部分资金——例如负责中国区的李某,名下拥有2辆保时捷和1套上海别墅。
投资者盈亏真相:平台宣称"人人赚钱",但现实残酷
早期投资者(2014-2016年):约10%的人获利,例如投入1万元赚取5-10万元,但多数人继续追加投资,最终未能全身而退。
中期投资者(2017-2018年):约30%的人收回本金但未获利;70%的人亏损本金30%-50%。
后期投资者(2019-2021年):99%的人血本无归,特别是2021年崩盘前投资的,连1分钱都未能提取。
04 骗局崩盘:从"系统升级"到彻底消失
2021年1月,AGK(当时已更名为FCD)突然发布公告:"系统升级,暂停交易15天,升级后收益更高!"
最初大家还在等待,有人甚至表示"升级是为规避监管,未来更安全"。但15天后,平台未恢复;30天后,官网无法打开;客服微信、电话全部失联。
投资者这才惊慌失措——有人前往新加坡寻找"公司总部",发现地址是假的;有人报警后,才得知陈伟杰早在2020年底就已卷款跑路。
这场持续七年的骗局,最终只剩残局:超过10万投资者无法提现,损失超20亿元;有老人投入20万元养老钱后痛哭"以后怎么活";有夫妻因投资50万元(另借20万元网贷)天天争吵,最终离婚;甚至有年轻人因欠下10万元债务而选择轻生。
警方后续调查显示,AGK所谓的"新加坡牌照""一亿美金担保"全是伪造——牌照是PS的,担保金根本不存在。它与之前的SMI、MBI一样,是典型的传销骗局。
2021年后,各地警方陆续抓获30多名核心成员,陈伟杰虽仍在逃,但其资产已被冻结。
为避免更多人重蹈覆辙,以下是识别类似骗局的几个关键点:
高回报承诺:任何承诺"零风险、高回报"的投资都值得警惕。真正合法的投资永远不会保证稳赚不赔。
海外背景包装:许多骗局喜欢用"海外资质""国际牌照"包装,因为普通投资者难以核实。
拉人头奖励:正常的投资不需要靠拉人头获取奖励。多级分销是传销的典型特征。
提现限制:合法投资可以自由提现,而骗局会设置各种提现障碍,如强制复投、高额手续费等。
过度宣传:"稀缺感""限时抢购"是营销手段,正规投资不会每天制造紧迫感。
直到今天,还有受害者在维权的路上艰难前行。AGK崩盘后,仅剩下空荡的账户余额和无尽的悔恨。
一旦有人承诺"稳赚不赔",请记住:金融市场没有神话,只有陷阱。
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标签:AGK





评论列表
300万人被骗60亿!AGK金钥匙"躺赚神话"崩塌...
AGK"躺赚神话"崩塌,七年来收割了多少养老钱、救命钱! 一个持续七年的骗局悄然落幕,只剩下无数破碎的家庭和血本无归的投资者。 "投1万赚130万!零风险游戏理财,新加坡政府担保!"2016年,这...